藏书架 登录注册
其他小说 > 学会请示简介 > 学会请示最新目录

学会请示

    在一把手说了算的习惯定势中,一定要学会请示,否则,即使你工作干得再好,也难免挨批,哪怕你的上司是个外行。由此类推,写文章也一样。

    如今为文,切不可随心所欲,最好是领导出思想,划范围,你再按照弘扬主旋律的清规戒律去编造。即使平铺直叙,生拉硬扯,文字粗糙,味同嚼蜡,也不伤大雅,因为这样的文章占了主流。

    写文章是个体劳动,而且是脑力劳动,当然带有主观色彩,即使文学泰斗也不例外,既然如此,为什么还要请示呢?其实,这是一个不言而喻、众所周知的问题,大家伙儿意会一下就行了。

    请示谁?请示有四个方面:

    一要请示上司

    上司往往高瞻远瞩,才高八斗,学富五车,基本上都是研究生学历(千万别问真假,否则给你小鞋穿)。他们运筹帷幄,统管全局,有先见之明,因此,请示是完全必要的。如果不事先请示,哪你算是白忙活儿了。你煞费苦心安排结构,冥思苦想选择题材,日以继夜处理情节,字斟句酌深化主题,力求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,忙得心力交瘁。作品发出后,只因不符合上司口味,人家一声令下,就把你的作品“咔嚓”了。别问为什么,谁叫你不事先请示该写什么,不该写什么?谁叫你不摸清上司的意图和喜好就上电脑?真是个傻老冒儿!

    你看哪些写官样文章的人,几乎百发百中,再耐着性子拜读人家的大作,那才叫个好呀!错字、标点、病句不说,连个句子成份都没搞清楚,当然更别提形象思维和文学的基本原理了。难怪有人提倡淡化语法,因为只有淡化语法,混淆逻辑,才能为信口开河甚至大放厥词自圆其说嘛!至于读者的诅咒,就当没听见,你美滋滋地数着稿费,其余管他的。这年头,最重要的是脸皮厚。

    二要请示编辑

    编辑是作品的品评者,他们同样具有浓郁的主观色彩,遇到棘手的文章,估计还得请示主编、总编什么的。多数情况下,文章的取舍由编辑决定,所谓请示,实际上是幽默的说法。他们有诸多为难之处,因为上边有明确的规定,什么文章能用,什么文章不能用,他们必须遵守。有些文章他们爱不释手,最后不得不忍痛割爱,谁不怕丢饭碗?

    投了一百多篇文章,采用了106篇,退稿约20篇,按理说,发稿的比例算比较高的了。虽说有受宠若惊之感,但仍感惶惑,不知今后该写些什么,脑子一短路,已经一个多月没写什么了。没有灵感,写出来的东西如无病呻吟。

    三要请示读者

    相对于作者而言,读者就是上帝,因此,请示是有必要的,因为文章没有读者,其社会效益便无法体现。亲爱的读者,你们想看什么样的文章?窃以为,有深度的文章势必曲高和寡,粗俗的文章肯定贻笑大方,如此这般,只有写平庸的文字了。毋庸置疑,中国当代文学已经钻进了死胡同,如同一位大家所说的那样,他看到了文学的颓势。比起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学差十万八千里,无怪乎本土作家至今无一人问鼎诺贝尔文学奖。试想,在诸多限制之下,能出大作吗?

    看来,要使中国文学不断香火,只能投其所好、哗众取宠地写东西了!

    四要请示大手笔

    想请教一下所谓大手笔们,你们引领中国的文学创造了怎样的辉煌?你们的文字与世界水平有多大的差距?你们昧着良心写过东西吗?你们的文字有多少生命力?中国设置的奖项是最多的,只可惜没什么份量,有些甚至弄虚作假,名气都没有。王大作家曾经在电视上说,别管什么诺贝尔文学奖,办好我们自己的奖就行了。这就是中国文学的大方向吗?

    平庸的作品味同嚼蜡,高雅的文章流传千古,如诗经、楚辞、汉赋、唐诗、宋词、元曲、明清小说。有比较才有鉴别,有鉴别才知不足,切不可沾沾自喜,夜郎自大哟!

    (完)

    .
上一章     目录     下一章